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

ATA2012年會以及遠距醫療協會介紹-Part 1

ATA2012年會以及遠距醫療協會介紹

這個月底有機會到美國去參加美國遠距醫療協會ATA 2012年年會(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,ATA),近距離的觀察這個全球最大的遠距醫療市場發展情況。既然有這個機會親自拜訪,總是要了解一下這個會在幹嘛,所以接下來將花一些時間來介紹這個協會是啥,做了甚麼事,對台灣醫材產業有啥影響,以及所發布的最新消息。到時候我到了現場,還有近距離報導和幕後花絮。(怎麼有點像水果日報!)

美國遠距醫療協會(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,ATA)成立於1993年,目前是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之非營利組織,其目標於整合遠距醫療到目前的健康照護體系之中,以便於提升目前健康照護之品質、可依賴性。ATA從成立至今的願景,便是持續的利用遠距通訊技術來改進目前醫療照護的品質。同時ATA也不斷地與醫療體系、醫材公司、以及各利益團體代表等,制定新的標準與參考標準,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或醫療照護體系使用,包括中國、伊朗等。

ATA每年度之年會有超過全球50個國家,超過4000名以上之人員參與以及250家以上之廠商參展。此年會目前為針對遠距醫療、遠距照護、行動醫療、與遠距醫療技術等之全球最大之國際會議與展覽。此次將舉辦數十場講座與研討會,討論遠距醫療的各面向,以及未來的應用;同時也將邀請包括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 、ATA主席與Vesalius Ventures創投總裁Bernard Harris, Jr.醫師、Morehouse醫學院James Rosser教授等在遠距醫療產業之專家給予專題演講。

贊助它們的廠商包括了各大通訊軟硬體服務等廠商,總之參加這個協會的目的,應該就像是參加continua 聯盟一樣,想要去知道最新發展情勢。


此外,ATA下有11個特別利益團體(Special Interest Group),會特別來針對某項議題來進行討論,從這些議題設定之中,不難發現目前遠距醫療所關心以及尚待解決的一些問題所在。

Business & Finance SIG
Home Telehealth & Remote Monitoring SIG
Human Factors SIG
International SIG
Ocular Telehealth SIG
Pediatric Telehealth SIG
Technology SIG
Teledermatology SIG
Telehealth Nursing SIG
Telemental Health SIG
Telerehabilitation SIG

而ATA不僅是促進各成員之間的,同時也會協助法規單位,制定或建議相關標準,例如在2010年便提出了八個建議標準。

A Blueprint for Telerehabilitation Guidelines
Practice Guidelines for Videoconferencing-Based Telemental Health
Evidence Based Practice for Telemental Health
Core Standards for Telemedicine Operations
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eledermatology
Telehealth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Diabetic etinopathy
Home Telehealth Clinical Guidelinesl   
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elepathology

(續待)

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

「那些年,我們如何走出挫折」研討會 會後心得

那些年,我們如何走出挫折研討會 會後心得

會去參加2/18號在彰化秀傳微創手術中心所舉辦的這場研討會,老實說是基於對主辦單位的用心,以及主辦人-蔡依橙醫師的魅力(??)所吸引。(平平是同一年出生,為什麼人家已經當上醫院的科主任,同時在PUBMED隨隨便便就50幾篇PAPER?然後還制定一項亞洲區之診斷指引?這種強人你不想辦法認識一下,不是很可惜嗎?)

先前和蔡醫師有碰過一次面,也follow他的網誌和FB,所以知道了這項研討會,後來還被不斷的宣傳刺激(你有看過研討會寫講者導讀像在寫章回小說、交通指引和接駁車像是高鐵宣傳文宣、住宿及遊玩安排像是旅行社介紹鹿港風情,挖哩勒這是學術研討會?還是產品發表會啊?哪有人搞這麼大的?),人家都這麼用心在辦研討會了,你不去贊聲一下,過意的去嗎?^^

沒參與該項研討會的人,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會後心得報導,大概有把所有講者的演講內容都提到了,這邊我就不詳述過程與內容,以下是我的一點小心得:

1.      邱醫師和蔡醫師的導讀和演講,不愧是和網路上的文字一樣,犀利、中肯、切中聽眾心理,同時有明確的傳達出他們的意念。(穿透力 & vs)

2.      每位成功前輩願意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,已是我們這些晚輩的榮幸,但是或許導讀寫的太好了,以至於我有點過度期望每位講者的簡報,都能夠像蔡醫師的簡報一般30分鐘絕無冷場,以至於其他講者的投影片或是演講內容,顯得有些單調。當然身為辦過其他演講的主辦單位來說,我深知這是主辦單位的難處,畢竟能夠邀請到這些大咖來已經是非常難得,不要太離題就不錯了^^

3.      挫折來自於何處?我個人是認為來自於對自身的期許,若你沒有期許或被期許,你怎麼會有感受到挫折呢?而面對到挫折(或者應該說不如意),要怎麼處理,幾位講者的意見都很受用:蔡依橙主任的據理力爭、閻主任的選擇放下、黃總裁的找另外一條路解決等,都是很好處理挫折的方式。

4.      挫折好像就是創業的來源(ref Jamie’s  你一定要失敗),從每位講者的身上好像都是這樣:黃總裁因為無法留在台大,所以回彰化創立秀傳;閻醫師因為榮總的不順,所以離開,到長庚另闢新天地;曾醫師被凹要接主管,不知道如何開始,只好硬著頭皮做,也逼得自己開始學習管理;蔡醫師被AJR退稿五次,了解期刊審查的流程與方式,不僅登上了期刊,同時也受邀為審查委員,建立自己在學術領域的地位。新的領域以及後續的成功,都是挫折帶來的。
  引用閻醫師的話”where there is a frustration, there is a job! ”

5.      怎麼不是我抽到iPad?

最後,要對主辦單位說聲,「謝謝!這會是我一輩子都記得的一場研討會!!